北京体育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北京体育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文件精神,深入持续地开展师德教育和培养工作,服务于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事业,经学校党委研究,就建立健全北京体育大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迫切需要

师德是教师立业执教的规则,也是维护教师职业高尚地位的警戒线,每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高度重视,认真遵循,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北京体育大学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体育人才,同时也积淀了富有体育特色的教师职业道德。老一辈教师以新中国体育发展为己任,爱国奉献、潜心治学、教书育人、勇于创新,总结出“三基本”、“六会”、“四严”等人才培养规格和治学原则。不同时期的北体教师相继接力,在教育实践中提炼了“追求卓越”、“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等反映体育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努力向着“增强民族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的目标迈进,做出了受到国内外充分肯定的教育业绩,奠定了我校在国家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校广大教师具备优良师德,言行文明,素质高尚,就会形成本校代代传承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反映北体大特色的标志性文化。

但是,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变革中的负面因素对教师队伍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师德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纪律松弛、对学生缺乏爱心、治学不够严谨等,个别教师甚至还有学术不端、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行为,损害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职业声誉。这些现象与我校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是不相称的,也是培养合格体育人才的障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提升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营造优良环境,提供精神动力。

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师德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就要确定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置师德管理机构,划分工作责任,制定师德建设目标,提出师德建设原则,采取措施落实师德建设的方案和评估师德水平等方面。

(一)分层建立师德建设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校级师德建设委员会,由党委副书记任主任、分管副校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校工会、思政部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师德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组织师德教育和宣传报道活动,制定师德奖励和惩戒办法,落实师德建设相关规定,提请学校表彰和惩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学校成立师德建设督导小组,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中层干部、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大学生和研究生组成。师德建设督导小组对学校师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调查师德建设的情况,评估师德建设的成就和不足,推荐师德先进典型,报告失德的人和事。

院系成立师德建设二级组织,院系党政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教研室主任及党支部书记组成。负责规划院系师德建设方案,采取师德建设具体措施,开展本单位师德建设活动,检查师德建设成效,推荐师德建设先进人选,报告失德的人和事,并做好相应的教育惩处工作。

(二)师德建设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师德建设规划分两个阶段,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2015年-2016年为师德长效机制建设的第一阶段,建设目标是提高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初步形成遵守师德的良好风气。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宣传和贯彻《高等学校师德建设规范》,制定本校师德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借鉴外校师德建设的经验,采取具体的师德建设措施,评估师德建设的效果,表彰先进典型,使全校师德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2017年-2018年为师德长效机制建设的第二阶段,建设目标是采取新的措施来巩固第一阶段师德建设的成果,努力在广大教师中养成人人遵守师德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总结第一阶段师德建设的经验和不足,修改和补充师德建设工作实施办法,采取师德建设新措施和新手段,表彰师德标兵,出版师德文集,营造高尚师德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教师遵守师德的自觉性,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四有”教师队伍。

(三)师德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需要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第一,师德建设工作要在校师德建设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展开。在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等方面要体现一致性和连续性,避免标准不一,令出多门的情况发生。

第二,师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步进行。师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的师德建设工程是本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组成部分,要把师德建设工作与学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建设,相得益彰。

第三,师德建设要鼓励各级组织大胆创新。师德的建设实践需要发挥院系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各院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新师德建设方法和实践活动,形成有特色、有效果、可持续发挥作用的新机制。

第四,师德建设要依靠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师德建设是培养教师职业责任的系统工程,是建立在广大教师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动之上的,要通过教育、表彰、批评、处罚等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觉悟,引导大家形成自觉遵守师德规范的行动。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还要明确如下工作要求:

一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校师德建设委员会通过民主程序征求师德建设意见,做出整体规划,各师德建设二级组织应努力贯彻实践,完成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实现师德建设目标;二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教师修身师德的主动性。要尊重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典型教育、引领示范和考核监督、奖励处罚等措施,形成自觉遵守师德的良好校风和学风。

三、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措施

第一,广泛宣传师德,形成良好风尚。学校建立校园师德建设宣传系统,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广泛宣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部关于师德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学习校史活动宣传北体优良传统,讲解学校师德建设的规划,报道师德建设活动信息,介绍师德先进人物的事迹,引入其他学校先进经验,披露失德等不良行为,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先进典型的校园环境。

第二,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师言行。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并持续不懈地开展师德教育工作。教师入职前必须进行师德教育培训,让教师了解高等学校教师道德规范,了解本校教师职业的具体要求,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每学期开展一次师德建设宣讲报告,讲解师德建设的理论成果和优秀案例,介绍本校师德标兵教书育人的实践经验,使全校教师行有规矩,学有榜样,自觉做到为人师表。各院系要开展学习师德规范和学术道德要求的活动,以老带新,引领示范,把师德建设要求与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到具体活动中。

第三,开展师德监督,纠正失范行为。通过师德督导活动,监督检查学校师德建设的日常工作,及时发现不良苗头,通报详细情况,提出整改要求,避免重大失德现象的发生。设置校园师德监督投诉箱,建立学校师德建设微信公众平台,接受师生举报,收集群众意见,形成师德重大问题和师德舆情的快速反应系统,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四,考核师德状况,反馈修养信息。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每年对全校师德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和考核,把握全校师德建设的总体状况,把师德考核与学期评教、年终总结相结合,考核结果存入教师工作档案,作为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形成本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测评、单位总评的考核机制,并在教师职业发展中显示其应有的作用。

第五,表彰师德标兵,激励赶超先进。完善学校表彰工作内容和程序,确定教师节举办每年一度的师德标兵表彰大会,隆重推出年度师德先进人物,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树立道德榜样。各院系可结合本单位情况,评选二级单位的师德标兵,并进行相应的表彰。对于师德标兵,学校和各院系在职务职称晋升、学科带头人培养、研究生导师遴选、国内外进修研修及其他精神和物质支持方面,把他们放在优先地位。

第六,惩处失德人员,纯洁教师队伍。学校制定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规定(文件另发),在批评教育基础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对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责任人,实行“教师岗位一票否决”。同时,建立违反师德行为的问责制度,对本单位教师出现严重违反师德现象监管不力的,或者隐瞒包庇、拒不执行惩处决定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师德是教师立业执教的规则,也是维护教师职业高尚地位的警戒线,每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高度重视,认真遵循,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培育师德需要典型引路,教师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要起带头作用,把遵守师德规范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在思想上引领,在行为上示范,成为其他教师的向导,为广大学生树立修身的楷模。

大学是群体性的教育场所,教师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广大教师具备优良师德,言行文明,素质高尚,就会熏陶本校一届又一届学生做出爱国守法、钻研学问、追求真知、奉献社会的行动。师生共同修养自身的长期实践,就会形成本校代代传承的校园文化,不断地对新任教师和新入校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进而形成反映北体特色的一流大学的标志性文化,引领全社会体育进步的潮流。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使全校教师养成优良的职业素质,是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宏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必须先行规划和实施的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认真规划,组织落实,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建设内容和方法,提升全校师德的总体水平,为中国体育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贡献。